免费咨询热线:13521730416

欢迎来访北京青蓝智慧科技,我们一直在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相关认证领域深耕多年,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期待与您的交流和沟通!

ESG证书热背后的冷思考:从业者揭示行业真相与用人逻辑


ESG证书含金量几何?从业者亲述行业真相

近年来,“ESG”成为职场热词,社交平台上的培训广告宣称其“入行快、需求大、无专业限制”,吸引大批求职者涌入考证大军。然而,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表象下,ESG证书的真实价值与行业生态却呈现出另一幅图景。通过采访多位从业者与观察市场动态,我们发现:证书并非万能钥匙,理念、知识结构与实战经验才是立足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ESG证书市场:繁华背后的乱象

当前ESG考证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CFA协会、全国工商联人才中心等机构均推出相关认证,考试费用从1500元到6416元不等。某培训机构提供的课程清单显示,5880元的“高端班”包含报告撰写、求职推荐等服务,甚至承诺实习机会,俨然将ESG证书包装成通往高薪职位的“直通车”。然而,这种商业化运作的背后,隐藏着行业标准缺失的隐忧。

行业痛点

  • 缺乏统一标准:各机构自主命题,考核内容差异大,部分课程被质疑“重营销轻教学”;

  • 价格虚高:动辄上万元的培训费用,与实际知识输出价值不匹配;

  • 企业认可度参差:部分国企将证书作为招标门槛,但外资企业和民企更看重实操经验。

二、从业者亲述:证书不是敲门砖,理念才是硬通货

在外企负责供应链ESG战略的卓然直言,她考取的CFA ESG证书在求职中“几乎未被问及”,团队同事也鲜少讨论考证。这一现象折射出行业的现实逻辑:ESG并非标准化考试能覆盖的领域,其工作涉及能源转型、碳核算、利益相关方沟通等复杂议题,需要长期积累的行业认知与项目经验。

商业生态工作室联合创始人孙海燕指出,ESG工作的核心是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与可持续发展脉络。例如,制定碳中和路径需熟悉行业减排技术,撰写ESG报告则要平衡数据披露与传播策略——这些能力无法通过短期培训速成。她建议从业者“先学环境学、社会学基础,再参与真实项目”,而非急于求成考证。

三、企业用人逻辑:证书是加分项,非必需品

尽管市场对ESG岗位的需求存在泡沫,但部分领域已显现明确偏好。例如,国企与央企在招标时倾向于选择有证书的第三方机构,会计事务所则将ESG资质作为内部晋升参考。然而,在外资企业与市场化机构中,雇主更关注应聘者的“底层能力”:

  • 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深度:能否将ESG理念融入业务决策?

  • 跨领域知识储备:是否具备环境科学、社会治理或财务管理的复合视角?

  • 实战经验:是否有参与碳排查、绿色金融产品设计等项目的经历?

赵熹在化工行业深耕十年,她透露招聘时更看重“候选人是否真正认同可持续发展”,而非证书本身。这一趋势与行业调研数据吻合:目前ESG岗位集中在咨询、报告编制等环节,而战略规划、技术创新等核心领域仍依赖资深专家。

四、行业未来:从“证书内卷”到“价值深耕”

随着财政部要求A股上市公司2026年完成ESG披露,以及欧盟碳关税等国际规则倒逼企业升级,ESG岗位需求或将从“虚火”转向“实热”。但多位受访者提醒,盲目追证可能陷入陷阱

  • 警惕培训套路:部分机构以“保证就业”为噱头,实则提供低质量课程;

  • 聚焦能力建设:学习环境政策、社会风险管理等实务知识,比背书更重要;

  • 把握行业节奏:中小企业ESG需求尚未爆发,可提前储备技能,等待市场成熟。

结语

ESG行业的崛起承载着全球可持续转型的期待,但当下的市场热闹与从业现实仍存在落差。对于求职者而言,证书或许能为简历增色,但唯有以可持续发展为信仰,以跨界知识为根基,以真实项目为磨砺,方能在未来的绿色浪潮中站稳脚跟。毕竟,ESG不是一场资格考试,而是一场关乎人类未来的持久战役。


·         中英联合认证LCCI 国际ESG分析师认证北京青蓝智慧科技马老师135 - 2173 - 0416 / 133 - 9150 - 9126


:文中提及的行业观察与企业用人案例,均基于2025年5月中旬的调研访谈,反映当前阶段特征。ESG行业发展迅速,建议持续关注政策与市场动态。



相关文章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