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13521730416

欢迎来访北京青蓝智慧科技,我们一直在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相关认证领域深耕多年,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期待与您的交流和沟通!

首席数据官CCRC-CDO:医疗数据筑基国际协作新标杆

在数字化浪潮奔涌向前的时代,数据已成为驱动全球变革的核心要素。近日,国家数据局于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据基础设施主题交流活动中,正式发布“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典型案例”,其中由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推荐、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申报的 “医疗数据基础设施实践 赋能国际医疗协作与高质量发展” 项目脱颖而出,宛如一颗璀璨星辰,照亮了跨域跨境数据流通的新航道,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范例。这一项目的入选与展示,不仅是对其创新性与实践成果的高度认可,更是我国在推动医疗领域数据共享、促进国际合作方面迈出的关键一步。

秉持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的战略导向,紧密围绕《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的工作部署,国家数据局积极行动,广泛征集遴选各行业、各地区的优秀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案例。历经专家学者严谨的书面盲审以及企业的深入视频答辩等环节层层筛选,从多达251个申报案例中优中选优,最终确定56个典型案例。这些案例犹如一面面旗帜,代表着当下我国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同探索方向与卓越成就,而其中的医疗数据项目更是聚焦民生痛点,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深远意义。

直面区域医疗资源分配失衡、跨境诊疗信息碎片化以及科研协同困难重重等现实挑战,“医疗数据基础设施实践”项目锚定构建安全高效且值得信赖的跨境数据基石这一目标,全力打造医疗跨境数据空间。它巧妙融合IPv6、数据空间等前沿技术,将先进的管理机制与规则体系进行工程化、自动化重塑,成功构筑起医疗数据的高速通路——高效安全的数据流通底座,有力推动了区域内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深度共享与创新发展。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整套解决方案和管理机制已荣耀立项IEEE P1988跨境数据空间国际标准,意味着其经验有望在全球范围推广应用,为世界各国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该项目的建设路径彰显出三大突出亮点:

其一,依托IPv6与数据空间技术的双轮驱动,精心架构起跨境数据基础设施体系。借助IPv6近乎无限的地址资源禀赋,整合SRv6等先进技术手段,在网络层面搭建起横跨地域界限的逻辑数据专网,精准实现对高敏感医疗数据的精细管控,包括精准标识、科学分级分类、全程溯源追踪以及必要时的安全阻断等功能;在此基础上搭建的数据空间,运用数字合约与使用控制技术,确保诊疗、科研、养老等多种应用场景下的数据既能有序流通又可严格监管;同时,巧妙融入区块链、数据沙箱和隐私计算等多元防护技术,全方位保障医疗数据在存储、传输、处理各环节的安全性与完整性,使其在数据空间内畅行无忧。

其二,创新构建规则内置式的跨境数据流通管理模式,以科技之力护航制度落地。凭借数字合约与数据使用控制技术的柔性适配能力,将分散于不同区域的复杂医疗数据跨境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转化为可自动执行的程序代码,实时开展自我检查并精准落实合规策略,切实保障每一笔跨境医疗数据的合法合规传输。与此同时,配套形成一套完善的精细化管理方案,依据数据提供方设定的使用控制策略,建立起严格的医疗数据分级授权体系,针对身份信息、检测参数等诸多关键数据的访问和使用行为实施精细化管控,既充分尊重和保护了数据的主权属性,又极大促进了数据的合理流动与价值挖掘。


其三,着力推进面向诊疗、养老、科研等核心场景的跨境数据空间服务平台建设。基于稳固的数据流通基础架构,搭建功能丰富的服务平台,成功实现多家医院间电子病历的跨境互认与远程会诊服务,累计传输超500TB的高价值诊疗数据,有效打破因信息壁垒造成的重复检查困局,大幅缩短患者就诊等待时间;

在养老服务领域,深度整合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养老院、社区服务机构等各类关键数据资源,实现老人健康档案实时同步更新、智能化关怀提醒以及便捷的异地养老衔接安排,巧妙化解两岸医疗资源分布差异带来的养老难题;

在科研合作方面,携手6所粤港澳知名高校及在京顶尖科研机构共建跨境AI模型微调平台,高效传输并融合肝病等多源异构专科数据,使科研成本降低一半,显著提升科研团队间的协同创新能力与成果转化效率。


CCRC-CDO首席数据官,CCRC-DCO数据合规官,CCRC-DSO数据安全官,CCRC-DSA数据安全评估师认证青蓝智慧马老师:133 - 9150 – 9126 / 135 - 2173 - 0416

展望未来,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将持续深耕细作,不断拓展应用场景边界,加速技术的迭代升级步伐,致力于培育形成一个充满活力、高效运行、安全可靠且完全合规的跨域跨境数据流通生态系统,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可以预见,随着这一项目的持续推进与完善,我国乃至全球的医疗行业将迎来更加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发展新局面,广大民众也将从中享受到更为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与健康保障。



相关文章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