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创新之都,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记者近日走进众擎机器人位于深圳的实验室,目睹了一场令人震撼的科技盛宴。身高1.38米、体重40公斤的人形机器人“小众”,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舞者,流畅地完成扫腿、出拳、跳舞、跨越15厘米高路障以及跌倒后迅速爬起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其跳舞节奏之快,即便是专业舞者也需悉心学习方能跟上它的步伐。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卓越成就,更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每周都在迭代!科幻场景不断走入现实!”
众擎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姚淇元透露了背后的秘诀:“坚定不移的开源策略是我们持续进化的关键。”他们将部署代码和训练代码进行开源,吸引了全球开发者共同参与应用生态建设。这种开放的态度使得单款产品的版本迭代周期缩短至以周计,从设计图纸到首台原型机的落地仅需约6个月。开源如同肥沃的土壤,滋养着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而协同则是连接各方力量的桥梁,让不同团队的智慧得以汇聚融合。
深圳南山区作为“机器人谷”,汇聚了越疆科技、优必选、云鲸智能、普渡科技等上百家机器人研发及上下游企业,还有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支持。这里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依托深圳完备的供应链体系,企业能够快速打样、形成产品,大大提升了研发效率。例如,越疆科技自主研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已能自主识别指令、精准抓取食材、控制火候,并根据用户需求实时调整烹饪过程,成功化身粤菜大师,为记者端出一份色香味俱佳的煲仔饭。这背后离不开算法的持续进化和场景数据的反哺。
为了获取更多宝贵的数据反馈,企业积极开拓市场的同时,地方政府也在行动。龙岗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成立后,开放了政务巡检、巡警、消防等79类机器人应用场景,促进机器人在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应用验证与加速迭代。此外,还打造了机器人6S店、机器人剧场、机器人街区等特色项目,彰显其抢占新赛道、抢抓新机遇的决心。这些举措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试验田,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商业机会,推动产品不断优化升级。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此背景下,龙岗区致力于打造覆盖智能软件、核心零部件、整机集成、场景应用的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圈。同时,拟定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安全管理制度和行业标准,对智能机器人运营和应用进行监管,定期开展数据备份、漏洞扫描等安全检查管理工作,为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人工智能训练工程师
· 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
· 人工智能研发工程师
· AIGC应用工程师
· AI智能体应用工程师
· 生成式人工智能工程师
· 人工智能提示词工程师
· 认证申报青蓝智慧
· 马老师: 133 - 9150 – 9126 / 135 - 2173 - 0416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人形机器人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工业生产线上的高效助手,还是家庭生活中的贴心伴侣,亦或是公共服务领域的得力干将,它们都将以其独特的优势改变我们的生活模式。而这一切的基础,正是源于开源与协同的创新理念,以及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营造的良好生态环境。未来已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