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网安局今日公布一起令人警醒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犹如一记重锤敲响了网络安全的警钟。山西太原迎泽网安部门成功破获该案,将利用网络招聘平台非法获取、出售公民信息的犯罪嫌疑人吴某依法刑拘,这一行动彰显了执法部门打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坚定决心,也为广大民众上了一堂生动鲜活的安全教育课。
案情回溯至2024年8月,吴某经营着某个网络账号,却走上了歧途。他与信息买家相互勾结,长时间发布虚假招聘启事,以虚构的高薪职位为诱饵,吸引众多求职者前来投递简历。就这样,应聘者们的姓名、手机号、即时通信软件账号以及履职经历等敏感信息被其收入囊中,随后又被当作商品出售以牟取私利。经查实,吴某一个人在这段时间里累计出售公民个人信息多达3200余条,从中获利9800余元。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毫无防备的求职者,是他们本应受到保护却被肆意践踏的个人隐私。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行径极易使求职者陷入电信诈骗、骚扰营销等下游犯罪的风险漩涡之中,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的困扰与危害。
从法律层面来看,吴某的所作所为绝非儿戏。其行为明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规定,涉嫌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依据相关法律条文,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倘若情节特别严重,则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还需缴纳罚金。尤其是像他这样利用职务或服务便利来非法提供信息的情况,必将受到法律更为严厉的制裁。当下,吴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紧锣密鼓地进一步侦办当中,正义的审判终将来临。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网警向我们发出了诚挚且必要的提示,指引我们如何筑牢个人信息的“防火墙”。求职之际务必保持高度谨慎,优先选择正规的招聘平台,仔细核实企业的资质真伪,切勿轻易向那些未经验证的招聘方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至关重要的敏感信息。
日常管理好承载着个人信息的各种载体也至关重要,比如快递单、机票等含有个人信息的单据,在丢弃之前一定要认真涂抹掉上面的关键信息,防止因“拍面单”而导致信息泄露。在数字化时代,我们还要加强对自身信息的管控力度,谨慎下载非官方来源的App,果断拒绝不明链接试图授权读取通讯录、位置等权限的要求,避免出现“指尖泄露”个人信息的情况,对于长期不再使用的账号要及时进行注销处理。而一旦发现个人信息有泄露的迹象,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如冻结账户、修改密码等,并且妥善保留相关证据,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若已遭受损失更要迅速报警求助。
在这起事件的背后,我们还看到了诸多专业力量的身影。CCRC-DSO数据安全官、CCRC-DSA数据安全评估师、CCRC-DCO数据合规官、CDO首席数据官、CCRC-PIPP个人信息保护专业人员、CCRC-PIPCA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CCRC-PIPA个人信息保护评估师等专业人士,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深耕细作,为守护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贡献力量。还有ITSS IT服务项目经理、IT服务项目工程师,以及持有ISO27001、CISP、软考、CISAW应急服务方向、安全运维方向、电子取证方向、个人信息安全方向等相关认证的人员,他们也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共同构建起一道道坚固的安全防线。
CCRC-DSO数据安全官,
CCRC-DSA数据安全评估师,
CCRC-DCO数据合规官,
CDO首席数据官,
CCRC-PIPP个人信息保护专业人员,
CCRC-PIPCA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
CCRC-PIPA个人信息保护评估师,
ITSS IT服务项目经理,
IT服务项目工程师,
ISO27001,CISP,软考,CISAW应急服务方向,安全运维方向,电子取证方向,个人信息安全方向 ,
CISP,CISSP,软考,工信教考中心人工智能应用工程师,信创,数据安全相关认证办理青蓝智慧马老师
133 - 9150 - 9126 / 135 - 2173 - 0416
个人信息安全关乎每一个人的幸福生活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让我们携手并肩,听从网警的建议,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积极学习相关知识,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这场守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战役中来。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共同织密个人信息的保护网,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还网络空间一片清朗的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