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生产模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经济、政府及企业的全面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数据已跃升为核心资产的地位。确保这些关键数据的安全可靠,特别是提升其在面临自然灾害、人为错误或恶意攻击时的灾难备份与恢复能力,成为了支撑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在此背景下,一项旨在加速专业人才培育的重要举措应运而生——北京信息灾备技术产业联盟与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携手推出了国内首个专注于信息安全保障人员灾难备份与恢复领域的认证课程(CISAW-CISDR)。此举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教育培训体系迈出了重要一步。
当前,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各行各业的企业,其核心业务系统均已实现信息化转型。在全球局势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保持业务连续性和稳定性显得尤为紧迫与重要。灾备技术作为信息安全防线的最后一环,不仅是抵御各类突发状况的基础保障,更是国家信息化战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有效应对从日常操作失误到极端自然灾难,乃至潜在的安全威胁,确保信息系统和网络基础设施的稳健运行。
面对国际形势的挑战以及国内灾备领域存在的短板,如人才体系尚不健全、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有限、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等,加强这一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显得尤为迫切。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进一步提升了数据的价值密度。一旦重要数据或信息系统遭受破坏,将对企业和组织的运营造成致命打击,犹如切断了“现金流”和执行力命脉。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9·11”、“5·12”,以及近年来肆虐的勒索软件攻击,均警示我们数据安全的脆弱性和灾备准备的重要性。
据预测,未来几年全球数据量将急剧膨胀,中国作为数据大国,其增速更是领跑全球。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数据圈将达到48.6ZB,占全球比例显著上升。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存储市场的增长速度未能匹配数据的快速增长,且成熟的
在此背景下推出的CISAW-CISDR认证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教育与实践训练,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该课程由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这一权威机构认证并颁发证书,依托于北京信息灾备技术产业联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资源,确保了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和实用性。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覆盖容灾备份基础、网络架构、虚拟化技术应用、方案设计与实施、演练管理等多个维度,旨在全面提升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培训面向广泛的目标群体,包括直接从事数据灾备工作的技术人员、党政机关的信息管理人员、以及对这一领域感兴趣的专业人士等。通过参与学习,个人不仅能获得官方认可的专业资格证书,还能显著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和市场竞争力;对企业而言,则有助于构建更加稳固的数据安全防护网,提高业务连续性管理水平,增强市场信任度。
课程设置为期四天,内容循序渐进,从基础知识到高级应用,再到实战演练与考核,确保学员能够逐步深入理解和掌握灾备技术的核心要义。考试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全面检验学员的学习成果,合格者将被授予CISAW-CISDR认证,为其职业生涯开启新的篇章。
CISAW信息安全保障人员SI 安全集成,CISAW SS 安全软件, CISAW ES 应急服务,CISAW OM 安全运维,CISAW RM 风险管理 CISAW LPT 渗透测试 工控网络安全 电子数据取证,网络情报分析,北斗应用安全,灾难备份与恢复等方向认证:青蓝智慧马老师: 133 - 9150 – 9126 / 135 - 2173 - 0416。
此次认证项目的推出,是我国应对数字经济时代挑战,强化数据安全管理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构建专业化、系统化的人才培养路径,不仅有助于缓解当前人才短缺的现状,更为我国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加入到这一行列,我国的灾备技术水平和整体信息安全防御能力必将迈上新的台阶,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